很多人以为只要不吃太咸、不喝酒,就能控制好血压,但事实上含糖饮也是血压飙高的元凶之一。营养师薛晓晶指出,含糖饮料会影响肾脏排钠功能,导致体内钠滞留,血压升高。一说到含糖饮不外乎就是想到手摇饮等,但其实酸梅汤、运动饮料也是钠、糖含量偏高者;无糖饮则是添加含有人工甜味剂,会影响肠道菌群,间接影响血压调节,建议避开这些饮品,助血压控制。
研究:每天喝1杯含糖饮高血压风险增12%
薛晓晶在脸书专页「营养师妈妈晓晶的生活笔记」发文引述1项2015年刊登在《AJCN》期刊上的研究显示,每天喝1杯含糖饮料,高血压风险增加12%,且每多喝一杯,风险会再增加8.2%。因含糖饮料会影响肾脏排钠功能,导致体内钠滞留,血压升高;再者,过多的糖分也会让胰岛素阻抗增加,间接影响血管弹性,使血压更难控制;不只如此,果糖亦会促进尿酸生成,而尿酸过高也与高血压息息相关。
薛晓晶表示,很多人都知道汽水、手摇饮含糖量高,会影响健康,但其实有些「看起来健康」的饮料,才是真正的隐藏陷井,并举例3饮料:
●酸梅汤—高钠饮品:酸梅的制作过程中,很多都会先用盐腌渍,再加糖调味,因此钠、糖含量偏高。据《Journal of Food Processing and Technology》在2015年刊登的研究显示,每周饮用超过2.3杯含糖碳酸饮料或高钠饮品,与高血压风险增加有关,尤其在女性与肥胖族群中特别明显。建议想喝酸梅汤者可DIY,选择无盐腌渍的梅子,再搭配少量蜂蜜调味,会比外面买的更健康。
●无糖茶饮(包装饮料)—人工甜味剂:很多市售无糖茶饮标榜「无糖」,但其实含有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蔗糖素),其会影响肠道菌群,间接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与血压调节。据《Archiv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在2016年刊登的研究显示,人工代糖饮料(ASBs)与高血压风险增加有关,长期下来,容易让血压难控制,最好是自己泡茶,选择无糖茶叶冲泡,更健康。
●运动饮料—隐藏糖分:运动饮料的钠含量与糖分都比你想像中高!除非是长时间剧烈运动、流汗过多,或是因腹泻造成电解质失衡,才需要补充这类饮品。据《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在2014年刊登的研究显示,含糖饮摄取增加与收缩压与舒张压升高相关,因此只是轻度运动者,只要补充水分就足够。
3饮料助降血压柠檬水高C护血管
●黑豆水—天然高钾,有助于钠的代谢,降低血压:据《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在2019年刊登1项研究显示,高钾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因为钾离子能帮助体内钠的排泄,减少水肿与血压上升风险。自制黑豆水时,准备1杯黑豆洗净、干炒后,加入热水1000毫升,浸泡4小时或焖煮30分钟,就完成了。每天喝1杯黑豆水,帮助身体排钠,稳定血压。
●温开水+柠檬片—维生素C护血管健康,稳血压:据《Critical Reviews in Food Science and Nutrition》在2023年刊登1项研究显示,维生素C有助减少动脉僵硬、促进血管扩张,进而降低血压,建议早上1杯温水+1片柠檬,帮助促进新陈代谢,护血管健康。
●自己泡的无糖绿茶—富含抗氧化物,有助降低血压:据《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在2020年刊登的研究显示,绿茶含有儿茶素(Catechins),其为强效抗氧化物,能帮助放松血管、减少血压波动,建议每天2-3杯无糖绿茶,但不要过量,以免影响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