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4年数据显示,18岁男性平均身高有缩水趋势;同时,国健署最新统计也显示,小学生过重及肥胖盛行率为26.4%,国中生则为30.2%,究竟2者是否有关联?医师说明,过去常认为小时候胖不是胖,仅仅在意身高是否生长,却忽略体重是否过重问题。但在近几年肥胖检测中显示,小时候肥胖使性早熟、生长板提早闭合及荷尔蒙不平衡等,而提早停止长高,导致身高缩水。
初日诊所院长宋晏仁在脸书专页「初日诊所」与YouTube频道发视频说明,肥胖小孩容易性早熟,而提早停止生长,就如同太早冲刺的跑者,提前用光体力,导致最后没力冲刺,导致长不高。
初日诊所减重专科暨儿童内分泌科医师王律婷引述2021年1篇发表于《the Lancat》研究显示,肥胖儿童在青春期前生长加速,是因为胰岛素、瘦素及类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明显升高,而加速生长,但在青春期时,IGF-1、性荷尔蒙的影响是相对减弱,导致生长速率下降,提早到达生长高峰,使其到了成年阶段时,身高并不会比较高。
宋晏仁说明,肥胖会影响各种荷尔蒙的平衡,其中就包括胰岛素、瘦素,前者属胰岛分泌的荷尔蒙,后者则为脂肪分泌的荷尔蒙,很多人以为肥胖者是因为瘦素分泌不足导致无法减重,但其实肥胖者反而是瘦素容易偏高,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体重管理,避免脂肪干扰荷尔蒙分泌。
脂肪使生长板提早闭合不利长高
宋晏仁提及,脂肪也造成生长板提早闭合,因肥胖者脂肪较高,使瘦素分泌量较高,除了诱发青春期启动外,还直接作用在骨骼生长板上,让身高快速增长,但同时也会让生长板提早闭合,导致长高时间变短。
王律婷提醒,男、女孩成长时间不同,进入青春期主要是观察第二性征发育时间,其中男性为睪丸变大,多在9-14岁间开始;女性则会先出现乳房发育的迹象,约在8-13岁间,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生长状况,关心生活作息、饮食、运动习惯及体重管理等,帮助孩子成长。
注意超加工食品对儿童成长的危害
不只糖、脂肪、热量高者会影响儿童健康,超加工食品也是危害之一。宋晏仁表示,超加工食品营养价值低,含有大量的糖、脂肪与盐,容易使人上瘾,且影响饱足中枢,容易吃进更多超加工食品,愈加排斥健康食物,改变饮食习惯外,又影响荷尔蒙分泌,让身体饥饿感及饱足感讯号混乱,容易吃不停,导致肥胖问题。
超加工食品也会使粒线体功能受损,宋晏仁提及,粒线体就如同身体中的电池,帮助能量代谢。吃进超加工食品时,会产生大量的糖化终产物(AGEs),其属废物分子,会攻击粒线体,造成慢性发炎、提早老化、糖尿病、肾脏病、肌少症、心脏疾病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