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陈小弟就读国小4年级,喜欢吃白饭和炸物,1天1杯手摇饮料,常打电动到很晚才睡觉,没有运动习惯,141公分高,体重已达50公斤,身体质量指数(BMI)达25,属于肥胖体位,确诊罹患脂肪肝。
奇美医院急诊医学部急诊儿科主治医师张毓珊表示,有些群众认为「小时候胖不是胖」、「小时候胖是未来抽高的本钱」,但这些都是错误的迷思,儿童肥胖不仅影响孩子的外观,还引发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睡眠呼吸中止等许多健康风险,敢达36%肥胖儿童罹患脂肪肝,胖小孩变成胖成人的风险是一般正常体位儿童的5倍,另外,也会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导致低忧郁症的概率上升30%、被霸凌的概率上升40%、出现厌食或暴食等饮食障碍的概率增加25%。
许多家长关心孩子的身高,张毓珊说,儿童肥胖增加性早熟的机会,导致生长板提早闭合,影响孩子的最终身高。女孩肥胖还增加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风险,影响未来的生育能力。
依据世界肥胖联盟调查结果,台湾男童过重及肥胖率,在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的33个会员国家中排行第6,女童排名第12。
张毓珊指出,儿童肥胖与遗传、饮食习惯及生活型态息息相关。若父母本身为肥胖体质、母亲有妊娠糖尿病或怀孕时增加过多体重等,孩子罹患肥胖的概率较高。此外,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频繁外食、吃快餐、摄取高热量与含糖饮料等,加上长时间使用3C产品,缺乏运动及睡眠不足等,都是导致儿童体重失控的重要因素。
治疗儿童过重及肥胖,张毓珊强调,应以「生活型态改变」为主,而非仰赖药物治疗,且需以「家庭为中心」,家长应以身作则,减少外食与高热量食物的摄取,鼓励孩子饮食均衡的习惯,适度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从事户外活动及运动,以促进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