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别再数羊!中医5大耳穴按压法,比安眠药更安全有效!

  澄观中医诊所医师王培纹在其官方社交平台账号发文分享失眠治疗穴位,指出耳朵作为全身经络的缩影,通过刺激耳部穴位可调节身体机能,并详细列出以下5个关键穴位及操作方法:


  ‌《黄帝内经》记载:“耳者,宗脉之所聚也”‌


  王培纹介绍,中医全息理论认为,耳朵对应人体各器官及脏腑(如头、脊椎、四肢、心肝脾肺等),通过耳穴刺激可治疗全身疾病。


  ‌5大耳穴专克失眠‌


  ‌1.耳神门穴‌


  ‌位置‌:三角窝外侧1/3上角,五条神经(迷走神经、耳大神经、枕小神经、三叉神经分支、面神经颞支)交汇处。


  ‌功效‌:镇静安神、止痛,改善头痛、失眠及自律神经失调。

0dd6b586-7a0b-4743-9b49-e5769de862b2.png


  ‌2.心点‌


  ‌位置‌:耳廓正中心。


  ‌功效‌:宁心安神,辅助治疗高血压、心脏病。


f153f6c1-54e7-4dbe-9bcc-f0bd7e2bd656.png


  ‌3.安眠穴‌


  ‌位置‌:五指并拢贴耳垂后方,中指对应处。


  ‌功效‌:缓解失眠、心悸、烦躁不安。


a71a29d2-8885-486a-bcda-34ba0d0a8797.png


  ‌4.内分泌区(皮质下)‌


  ‌位置‌:耳甲腔下方。


  ‌功效‌:调节大脑皮质,安神止痛,改善失眠多梦。


18e8ca3c-b6fb-4f17-9641-93210b789ba5.png


  ‌5.交感穴‌


  ‌位置‌:耳轮前端。


  ‌功效‌:调节自律神经,舒缓放松、宁心安神。


65e84ae6-6b56-4c2d-ac10-d1a37c38da0f.png


  ‌3种实用操作手法‌


  ‌1.耳针疗法‌


  由医师在诊室内施针,精准刺激穴位。


  ‌2.磁珠贴压‌


  酒精棉片消毒穴位后,贴敷磁珠并按压,可保留约1周,每日自行按摩3-5次。


  ‌3.徒手按压‌


  洗净双手,用食指指腹轻揉穴位,每日1-3次,每次10分钟。


  ‌注意事项‌


  耳部有伤口、感染或溃疡者禁用;


  严重心脏病患者不宜自行操作;


  孕妇需谨慎,建议咨询专业医师。


标签:

骨头压神经全身遭殃!医生警告:3大自救关键,90%的人第一招
春天易怒失眠?按这2个穴位+3款茶饮,养肝护肝超简单!